成思危先生于耄耋之年仙逝,令国人扼腕痛惜。斯人已逝,但成思危先生以其横贯中西之博学、虚怀若谷之胸襟、一丝不苟之严谨、以身示教之高义、平易近人之亲切树立起了一座丰碑。
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原则
“做人要正直,做事要认真,做学问要勤奋”是成思危先生的口头禅。先生非常喜欢管理大师德鲁克的名言,“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至于什么事情是对,什么事情是不对的,先生的判断依据就是林则徐的一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于国有利就是对的,个人得失要摆在其次。
成思危先生说,“报国是治学和从政的目的,而治学又是从政的基础”,做事最怕不治学、有偏见,“偏见比无知更难扭转,因为你无知的话,你是零,如果你有偏见的话,你就是负的,要扭转你负的偏见比扭转零更难”。很多人习惯于将金融视作一种纯粹的技术,或将金融博弈视作阴谋,这显然都是偏见,还没做事之前就偏离了金融行为超越技术层面、金融市场尽是阳谋的事实。知识是消灭偏见的利器。先生提倡四维知识结构,即专业的深度、学科的广度、哲学的高度和哲学的远见,引导学生们保有上进心、责任感和求知欲,注重积累、谋定后动,准备好再去做对的事。
先生教导学生们,做事要讲原则,他自己就以身作则。先生对学生无比关爱,身为国家领导人时,即便大事缠身,还会对每个学生的学业定期进行单独辅导,但先生有个原则,从不给学生推荐工作,因为他不想他的光环破坏了学生求职过程的公平性。先生做事讲原则,不谋私利,强调一视同仁。有一次,一个年轻的师弟和先生约了下午2点见面商量论文,但由于有一位高级官员同日拜访,先生的秘书就私自把2点的时间档安排给了这位官员,把师弟排在了后面,先生看到日程后很生气,硬是要求将日程调回了原样,讲原则讲到了细节。
先生教导学生们,做事要严谨勤勉。先生常有惊人之论,但论点背后的论据,却格外翔实、严谨。先生讲课和做论文,对数据都非常敏感,每每要求学生核查数据出处,反复验证计算结果,务求做到精确。先生经常会在课堂上指出经典教材中的疏漏,甚至连教材习题部分提供的参考答案,他都会亲自求解,也发现了不少错误。先生的勤奋,更是让晚辈们汗颜。70多岁高龄的时候,先生还给自己定下了“每天看一小时书、每月写一篇文章、每年出一本书”的高强度计划,而且基本都完成了。去世这一年,先生出版了《中国股市回顾与展望》,去世前一年,先生出版了《人民币国际化》中英文两个版本,英文版先生还亲自参与了翻译校对工作。先生办公室里挂着自书的一句话,“多研究少开口,多学习少应酬,多办事少出头,多协商少独谋”,这恰是他严谨勤勉一生的精辟总结。
先生教学生们,做事要理论联系实际。先生晚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开设了三门课,萨缪尔森的《经济学》、莫顿的《金融学》和《中国特色经济学》。第三门课直接讨论现实问题,前两门课用的都是经典教材,但先生的教法是把中国实际同理论相结合。例如讲到汇率理论,先生会讲人民币的两类购买力问题,会讲人民币汇率如何是政治博弈工具,会讲人民币汇改的现在和未来,突出理论和现实的相互作用。先生做学术,更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每项研究的成果都要有针对性、及时性和可行性。所提出的建议应当是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合理、法律上允许、操作上可执行、进度上可实现、政治上能为有关各方面所接受的,以尽量减少实施过程中的阻力。
先生教导学生们,做事要情有独钟。先生博闻强记,研究领域十分开阔,工作量也十分繁重。但先生却说:“我对做学问情有独钟,乐此不疲、乐在其中、自得其乐、其乐无穷。”在工作中找乐子、找情趣是先生“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的窍门。先生年纪不小,却从未显得老态龙钟,对于所有时尚的电子产品,他都乐于尝试,很早之前就用ipad辅助教学,他总是强调,只有对这个世界始终都有好奇心,才能找到改变这个世界的学术钥匙。
毕生抱负就是能为富国强民做点事
成思危先生不是完人,但先生的人格魅力令人打心底里尊敬和佩服。先生“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高远的志向、纯净的心境、谦和的性格、仁爱的基因、宽广的心胸,感染着每一个靠近先生的人。
先生教导学生们,爱国是为人之本。先生的座右铭是“慷慨陈词岂能皆如人意,鞠躬尽瘁但求无愧我心”,先生也曾说过,“我们要努力做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务实的理想主义者,审慎的乐观主义者”,“我毕生的抱负就是能为富国强民做点事”。先生一生三次重大选择,都是为了国家而改变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生的爱国,言行一致,毕生都在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献策献力。先生英语很好,在国际上发表过一系列以“中国和世界”为主题的演讲,赤诚之心溢于言表,精辟之言折服友邦,每每引爆现场,引发经久不绝的掌声。先生说:“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因此,加强国际合作是我们的唯一选择。中国的将来,一定是进一步地推进改革扩大开放,更进一步地加强国际合作。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和国际社会一道建设成一个和谐的世界。”
先生教导学生们,敬人即是敬己。先生总是要求学生,“多说真话实话,少说空话套话,不说大话假话”,对人要真诚,对事要公正。先生总是有一种谦和又令人肃然起敬的气场,很重要的原因是先生尊敬每一个人,无论身份、地位、见识有多大差距。先生的课上,学生们经常会有15分钟的个人观点陈述,无论讲的是对是错,先生总是会耐心听完,从不中途打断,哪怕中间有没说清楚的部分,先生也会在学生全部说完后才提出疑问。先生总结能力超强,有逻辑有观点,往往一句话就能概括学生们说的一篇论文,但即便如此,先生也从不贸然总结,总是在充分的讨论后再发表观点。先生写文章从来都是自己动手,从不因为自己是领导、是老师就随意占用他人成果,在《人民币国际化之路》的序言里,先生就特别强调,“书中凡是集体研究的成果均用‘我们’,而我个人的观点则用‘笔者’来表述,以示区别”,严谨如斯,尽显高风亮节。
先生教导学生们,君子自强不息,“逆境不沉沦,顺境不懈怠”。事实上,这也是先生一生的缩影。在做工人时,先生一边烧锅炉一边学习了《锅炉学》和三门外语;在做国家领导人时,先生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曾经为了更好地工作和交流,两年时间就自学了西班牙语。“勤奋学习,自强不息,淡泊名利,知足常乐”,是先生对学生们的要求,也是先生身体力行的人生信念。
上一篇:用国学涵养中国精神
下一篇:吸引和留住国际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