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6年6月21日(星期二)下午3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介绍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新办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有关情况发布会 中国网 宗超 摄
主持人 袭艳春: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为了贯彻落实中央脱贫攻坚的部署要求,今天,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健康工程的指导意见》。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很高兴地请来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先生和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有关情况。下面,先请王培安先生作介绍。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 中国网 宗超 摄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王培安: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工作。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健康扶贫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扶贫办从2015年2月份开始,深入贫困地区调研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研究问题成因和具体举措。为贯彻落实中央脱贫攻坚部署要求,在开展大量前期实地调研、充分征求地方基层和社会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扶贫办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国家中医药局、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中国残联等部门研究起草了《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4月份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进行了研究,6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经国务院同意,《指导意见》于今天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5个中央有关部门联合印发。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决策部署,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当前,受自然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影响,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不足,群众健康水平亟待提升。截至2015年,832个贫困县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3.66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1.28人,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医疗卫生资源明显不足,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能满足群众的健康需要,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卫生与健康状况更是令人担忧,贫困地区卫生与健康状况已经成为健康中国建设最突出的“短板”。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抓住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事关贫困人口脱贫的健康问题,采取更加精准的超常规举措,调集最优势的医疗卫生行业资源,动员最广泛的社会力量,凝聚起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形成支持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政策合力,补短板、兜底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
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是“十三五”时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一项重要的超常规举措。总体要求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部署安排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要求,针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一地一策、一户一档、一人一卡,精确到户、精准到人,瞄准因病致贫的家庭和病种,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病种,防治并举,分类救治,助力脱贫攻坚。针对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以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受益水平为着力点,整合现有各类医疗保障、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资源,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采取更加贴合贫困地区实际、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切实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到2020年实现中国扶贫开发纲要提出的“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贫困地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
重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第一,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切实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所有农村贫困人口并实行政策倾斜,个人缴费部分按规定由财政给予补贴,在贫困地区全面推开门诊统筹,提高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201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增筹资主要用于提高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并加大对大病保险的支持力度,通过逐步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提高大病保险报销比例等,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受益水平。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对突发重大疾病暂时无法获得家庭支持、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患者,加大临时救助和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等制度的衔接机制,发挥协同互补作用,形成保障合力,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第二,对患大病和慢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分类救治。优先为每人建立1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建立贫困人口健康卡,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农村贫困人口家庭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签约服务。以县为单位,依靠基层卫生计生服务网络,进一步核准农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数及患病人员情况。对需要治疗的大病和慢性病患者进行分类救治,能一次性治愈的,组织专家集中力量实施治疗,2016年起选择疾病负担较重、社会影响较大、疗效确切的大病进行集中救治,制订诊疗方案,明确临床路径,控制治疗费用,减轻贫困大病患者费用负担;需要住院维持治疗的,由就近具备能力的医疗机构实施治疗;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的,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上级医疗机构指导下实施定期治疗和康复管理。实施光明工程,为农村贫困白内障患者提供救治。
第三,实行县域内农村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贫困患者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定点医疗机构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贫困患者只需在出院时支付自负医疗费用。
第四,加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一是实施贫困地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使每个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至少有1所县级公立医院,每个乡镇建设1所标准化的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1个卫生室。加强贫困地区远程医疗能力建设,实现县级医院与县域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互联互通。在贫困地区优先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二是实施全国三级医院与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县级医院一对一帮扶,从全国遴选能力较强的三级医院(含军队和武警部队医院),采取“组团式”帮扶方式,向被帮扶医院派驻1名院长或副院长及相关医务人员进行蹲点帮扶,采取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管理指导等多种方式,提高被帮扶医院的服务能力,使其到2020年达到二级医疗机构服务水平(30万人口以上县的被帮扶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水平)。三是综合采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等方式,加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制定符合基层实际的人才招聘引进办法,2017年前分期分批对贫困地区乡村医生进行轮训。通过支持和引导乡村医生按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以及采取补助等多种形式,提高乡村医生养老待遇。
第五,加强贫困地区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一是加大贫困地区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控力度,加强肿瘤随访登记及死因监测,扩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覆盖面。加强贫困地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筛查登记、救治救助和服务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基本控制地方性氟、砷中毒危害,继续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状态。综合防治大骨节病和克山病等重点地方病。加大人畜共患病防治力度,基本控制西部农牧区包虫病流行,有效遏制布病流行。开展重点人群结核病主动筛查,规范诊疗服务和全程管理,进一步降低贫困地区结核病发病率。在艾滋病疫情严重的贫困地区建立防治联系点,加大防控工作力度。二是在贫困地区全面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农村妇女“两癌”(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筛查等项目,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加强贫困地区孕产妇和新生儿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建设,加强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保障母婴安全。三是深入开展贫困地区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实施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扶贫行动,加快农村卫生厕所建设进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加强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意识,使其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为保障健康扶贫工程目标任务、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提出了5个方面的工作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实施。指导意见明确了卫生计生委、扶贫办作为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牵头单位和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明确提出,按照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体制,各地要结合贫困地区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层层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强调县级政府承担主体责任,要将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统筹做好资金安排、政策衔接、项目落地、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
二是落实投入政策。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落实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投入责任。中央财政继续加大贫困地区卫生计生专项资金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健康扶贫工程顺利实施。国家在贫困地区安排的公益性卫生计生建设项目取消县级和西部连片特困地区地市级配套资金。省市两级财政安排的卫生计生项目资金要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要通过统筹整合使用相关财政资金,加大健康扶贫投入。东部省(市)要在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内,加大对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支持力度。
三是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指导意见提出了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参与健康扶贫工程的措施。通过给予项目冠名、按规定落实扶贫捐赠税前扣除、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向贫困地区。充分发挥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作用,整合社会资本、人才技术等资源,为贫困地区送医、送药、送温暖。
四是严格考核评估。指导意见要求,各地要将健康扶贫工程纳入脱贫攻坚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贫困地区政府目标考核管理,作为重要考核内容,细化职责分工,明确任务要求,对实施情况定期检查督促。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扶贫办每年将组织对各地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评估。
五是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创新健康扶贫形式和途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要以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为重点,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统筹配置和使用相关资金、项目,提高使用效率,推动实施健康扶贫工程。通过深化改革,激发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动力,通过健康扶贫与相关特色产业脱贫、劳务输出脱贫等措施的衔接,形成合力,提高脱贫攻坚的实际效果。
下一步,我委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将加强统筹协调、考核督促,按照脱贫攻坚责任制要求,落实各级政府责任,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改革创新,推动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取得实效,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提供健康保障。
开场白我就介绍这么多。下面,我和国务院扶贫办洪天云副主任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今天参加发布会,相关业务司的负责同志也在会场,有些问题还可以请他们回答。谢谢。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宗超 摄
主持人 袭艳春: 谢谢王培安先生的介绍。下面进入答问环节,提问前还是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 请问王培安副主任,在减轻患者就医费用负担方面,具体有哪些措施?
王培安: 健康脱贫简单说有四个目标。第一,要让贫困地区的人口能够看得起病。第二,要让他们看得好病。第三,要让他们看得上病。第四,让他们少生病。主要是提高门诊和住院报销的比例,降低治病经济负担,能够得到有效的医治。具体说,新农合制度,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补助的标准在2015年的基础上,今年又提高了40元,达到了420元,这是财政补贴的部分,再加上自己缴费的部分,保障水平逐步提高,政策范围内的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可以达到50%和75%。根据医保制度,今年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中央财政今年新增加的40元中,有10元钱专门用于贫困人口,通过实施倾斜性的支付政策,提高贫困人口收益水平。
按规定,新农合报销以后,通过大病保险还可以再报销10-15个百分点。同时,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医疗救助范围,建立完善兜底保障机制,切实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比如湖北的红安县开展健康扶贫工作时,针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建立大病补充保险,在个人年度就医费用达到5000元后的医疗费用,给予全部报销,不封顶。
中新社记者: 请问王主任,对于农村的贫困人口如何开展健康扶贫?
王培安: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建档立卡统计,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户占建档立卡贫困户总数的42%,患大病的和患长期慢性病的贫困人口疾病负担重。我们将因病施治,对这些贫困人口实施分类救治,进行有效医治,恢复生产生活能力,助力脱贫攻坚。
一是核实因病情况。这是精准健康扶贫的前提和基础。今年4月底,我委已经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调查方案,并专门召开会议,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核实核准工作进行部署,组织动员基层卫生计生服务网络对导致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严重影响劳动能力的致贫病种进行全面调查,把致贫的病种找出来,每一户建立一个档案。根据安排,调查将于7月底前完成,届时,我委将建立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管理数据库,形成调查分析报告,为分类救治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参考。并将建立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进行动态监测。
二是进行分类救治。对于能一次性治愈的,将组织专家集中力量进行集中治疗。从2016年起,对农村贫困家庭中患有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房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心脏室间隔缺损、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等9种大病患者进行集中救治,制订诊疗方案,明确临床路径,控制治疗费用,减轻贫困大病患者费用负担。需要住院维持治疗的,如尿毒症、重性精神病,由就近具备能力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的,如高血压、糖尿病,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上级医疗机构指导下实施治疗和康复管理。
三是实行挂图作战。突出重点人群和重点病种,发动、组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力量,开展重点救治。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宗超 摄
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请问这次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 洪天云: 谢谢,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十八大以后,可能在座各位媒体记者都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中外媒体的时候说了一句令全国人民非常振奋的一句话,就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中国人里,国家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对美好生活更加迫切,但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群众要迈向美好生活的难度还非常大。
2014年,用一年的时间对2013年底的贫困人口全部进行了建档立卡,数据表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户在所有贫困户里占到42.2%。2014年、2015年全国自上而下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扶贫工作力度非常大,有不少贫困户脱贫。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又对剩下的贫困人口进行“回头看”,使数据更加精准。根据“回头看”数据,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户的占比不仅没有降,反而上升到44.1%,也就是说,这个比例增加了1.9个百分点。怎么样更好地打好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场攻坚战,在整个脱贫攻坚战里面起到非常重要、关键的作用。我们讲抓工作抓重点抓难点抓关键点抓“牛鼻子”,如果把44.1%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户的脱贫工作做好了,脱贫攻坚战就是打了一场非常漂亮的仗。
我们和卫计委及相关部门到贫困地区、贫困乡村调研,通过走访家庭以后发现,每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个人病了,就拖累了一家人,不仅他自己丧失劳动能力,没有办法使家庭增加收入、改善条件,反而这一家的人财物都要围绕他治病。如果不能把病治好,全部都陷进去了。所以,贫困乡村、贫困家庭里面特别期盼国家有更好的政策,有更有力度的措施,帮他们缓解困难、治疗疾病。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全国的三级医院都来帮助贫困地区,特别832个县的县级医院,让贫困群众做到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乡镇卫生院、大病不出县,努力帮助他们医治疾病。大家看到,去年的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防止因病返贫、因病致贫,开展健康扶贫工程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刚才培安主任介绍的卫计委2016年26号文,把这项工作的意义、要求、政策讲得非常具体和细致,作了全面的介绍,我补充介绍一下有关情况。总之,健康扶贫工作意义非常重大,让我们一起努力,把它做实做好!
谢谢。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请问王主任,因为我们措施里面其中有一条是说在县域内农村贫困人口实行住院先诊疗、后付费,请您介绍一下。另外在贫困人口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方面有什么具体的举措。谢谢
王培安: 农村贫困人口大多生活在边远的交通闭塞地区。如何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有效性,让贫困人口能够就近看病,及时得到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影响健康扶贫成效的关键。为此,要坚持输血、造血并重。
一是加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我委正会同发展改革委编制《全民健康保障工程建设规划(2016-2020年)》,按照整县推进、彻底改善原则,“十三五”时期,拟在贫困地区加强近1000所县级医院、2000多所乡镇卫生院建设,配套建设一批乡镇卫生院周转宿舍,为乡镇卫生院配备急救转运车;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加强面积缺口较大的400多个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和300多个县级疾控中心建设。进一步健全贫困地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改善服务条件,提升服务能力。到2020年使每个县至少有1所县级公立医院,每个乡镇建设1所标准化的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1个卫生室。2016年已支持包含贫困地区在内的县级医院建设项目400个、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2080个、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项目200个、县级疾控机构建设项目196个。
二是实施全国三级医院与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县级医院一对一帮扶。今年2月,我委已经会同扶贫办、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后勤保障部等有关部门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的工作方案》,组织全国856家三级医院对口帮扶所有贫困县1111家县医院,采取“组团式”帮扶方式,向被帮扶医院派驻1名院长或副院长及医务人员进行蹲点帮扶,重点加强近三年县外转出率前5―10个病种的相关临床和辅助科室建设,使被帮扶医院2020年达到二级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在856家三级医院中,将44家我委属管医院、5家中医药局属管医院、15所军队总医院、7所军医大附属医院以及东部省份的34家省属医院、59家大学附属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都派到健康扶贫的第一线。
三是加强人才综合培养。综合采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等方式,加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县乡人才一体化管理。根据贫困地区需求,组织开展适宜技术项目推广,依托现有机构建立示范基地,开展分级培训,规范技术应用。有针对性地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到2020年使贫困地区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2名医师、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掌握5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为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分期分批对贫困地区乡村医生进行轮训。通过支持和引导乡村医生按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以及采取补助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的养老待遇。各地要制订政策措施,鼓励优秀卫生人才到贫困地区服务;探索基层卫生人才激励机制,对长期在贫困地区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教育培训、薪酬待遇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中国日报记者: 请问如何发挥社会力量在健康扶贫中的促进作用?谢谢。
洪天云: 大家都知道,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对中国扶贫开发工作高度关注、高度重视、积极参与。30多年的扶贫开发工作,社会力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尤其是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以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号召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动员下,在媒体的共同推动下,社会各个方面包括社会单位、社会组织、企业、慈善组织、公民个人对脱贫攻坚都形成了高度的共识,特别是健康扶贫工作,很多单位企业个人都积极支持,热心参与。有很多项目已经启动,包括刚才王主任介绍的一些具体案例。比如在地方病的防治,先心病、儿童弱视防治等等,都有明显的进展,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方面,我特别介绍以下几点:
第一,首先把基础工作做好,把病因和病种搞清楚、搞准确。刚才,王主任介绍,我们和卫计委等相关部委一起,今年4月份启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核实核准工作,具体到每个乡村、每一户,每一个因病致贫的农户,把大规模的数据库建立起来,为社会各方面在政府主导的大前提下积极参与进来,提供基础条件,利用他们的长处,力所能及地进行帮助。这是基础,必须要做好。
第二,做好对接平台。国家层面,国务院扶贫办牵头建立了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有专门的机构组织动员社会的爱心企业、爱心单位、爱心人士参与健康扶贫。卫计委若干个基金会也在做这块工作。国家、省、市、县等相关组织要建立与老百姓的需求有效对接的平台,让帮助的人和需要帮助的人能直接点对点进行对接,使贫困群众及时得到有效帮助。
第三,刚才王主任介绍的26号文件里面,对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健康扶贫工程,明确了相关的政策措施,包括税收政策、抵扣政策,对于一些重大项目还可以采取冠名的方式给予激励。
第四,我们还要发挥好社会上专业机构的作用。大家知道,有很多民营医院、民营组织和一些专业人士,他们在医疗救治方面有专业优势,他们有这个能力,也有这种愿望,我们应该把这些专业人士的专业精神发挥好,把他们的专业做法引导参与到健康扶贫工程,为贫困人口做好相关服务。
面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还要做到更加精准,把各个方面的作用发挥好。我们好好总结面上一些好的做法,特别是一些地区、乡村成功的做法,在全国面上进行宣传、推广,希望借助在座各位媒体朋友的力量,发现好典型,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参与健康扶贫工程的良好氛围。
香港中评社记者: 刚才您提到要加强农村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想问您主要采取哪些措施会吸引医疗人才到医疗资源比较匮乏的农村地区去进行医疗服务。谢谢。
王培安: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贫困地区软件、硬件都缺,但是最难办、最难解决的是软件,是人才的问题。如何解决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人才,对此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昨天上午在贵州召开了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综合培养试点启动会,就是想通过试点的方式,进一步积累对农村卫生人才综合培养好的做法和途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对现有的人才进行提升,提升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脱产培训,脱产培训的时间有半年的,有一年的,有两年的,通过培训,提升他们的学历和能力。二是对口帮扶,三级医院开展组团式对口帮扶时,要派去一名院长或者副院长,另外还有3-5名技术骨干,这个队伍去不光是看病,同时也带队伍,实地帮助培训贫困地区的人才,对现有的人才能力进行提升。
第二,培养能够留得住、稳得下来、能够扎根的乡土人才。立足本地,就是在贫困县选拔具有本科学历、大专学历、高中学历的,愿意留在本地工作的本地人才,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培训订单,送出去培训,通过培训取得助理医生资格、执业医生资格或者全科医生资格,更好地为本地群众提供健康服务。
另外,提高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人才的报酬待遇,用感情留人,用适当的待遇吸引人。刚才我介绍了贫困乡镇要建周转房,就包含了这个政策意思。你在这儿工作,就不担心你的住房问题、生活问题,同时从工资待遇、津补贴方面给予倾斜,让对贫困地区有感情、愿意奉献的专业人才留下来,多渠道、多途径解决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人才问题。
谢谢!
主持人 袭艳春: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二位发布人,谢谢大家。
上一篇:高速客运安全意识绝不能“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