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哲学研究中,人的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关于人的问题,为什么始终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呢?这是因为迄今为止,在整个宇宙中,只有地球上的人才有自我意识,人是唯一有思想的主体。所以,古代哲学家说,人是万物之灵、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宇宙的主宰,等等。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发展,人本身又开始分化,由于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地位变化,不同的人有了不同的处境,甚至出现了人压迫人、人剥削人、人奴役人的现象。因此,哲学家和思想家们,在对人的研究中,又进一步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人的价值、人的解放等问题,这样,就把关于人的研究,提高到了新的历史水平。这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18世纪德国启蒙哲学家康德提出的“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这个理念。
应该怎样来理解“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这个理念呢?溯及根本,是因为人是一种有理性的动物,而有理性的动物,就是作为目的本身而存在的;作为有理性的动物,人是具有自由意志的,所以,人是自由、独立的主体;人所追求的对象、爱好的对象之所以有价值,是由于人的追求、爱好,否则,它们也就没有价值了,这就是说,人是有自我意识的、有理性的动物,只有人才是这个世界上最高的价值主体。因此,康德解释说,每个有理性的东西都必须服从这样的规律,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当作工具,而应该永远把本身看作就是目的。
康德所说的“人是目的,不是工具”这个命题,虽然看起来很抽象,但是,如果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研究,就可以看出,它直接指向了当时仍然存在着的封建专制制度。因为,大量的事实证明,封建专制制度的一个本质特点,是不把人当人对待。所以,康德“人是目的,不是工具”这个命题的本意,就是必须把人当人来对待。这在今天看来,只不过是一个平凡的真理而已,但是,在康德的那个年代,它却有着革命性的启蒙意义。
在当代中国,要真正推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也必须伴随着一个思想启蒙运动,而思想启蒙的核心问题,就是继承历史上启蒙运动的传统,进一步提高对人的价值的认识。在这方面的一个突出成果,就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明确提出。很显然,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提出“以人为本”,这是有明确针对性的。
在“文化大革命”以前,个人崇拜这样的拜物教,曾经使我们长期陷入蒙昧状态;当下,也存在各种各样的权力拜物教,成为滋生腐败的意识形态基础。从根本上说,这一类的拜物教,都否定了人本身的价值,使社会的价值观出现扭曲,因而就使一些腐朽思想大行其道。所以,无论是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中,还是在文化活动中,决不能把人作为“物”,要毫不含糊地把人作为“人”,始终把人作为中心、作为根本、作为目的。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人是目的,不是工具”这个命题,其深刻的人生哲学意义在于,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尊重别人,绝不要把任何人视为自己的工具;同时,也必须尊重自己本身的价值,绝不要把自己视为任何人的工具。我们应该始终坚持这样的现代文明理念:任何人都不是别人的主人,同样地,任何人都不是别人的奴仆。
上一篇:危机传播中的信息博弈
下一篇:新型智库建设需解决供需失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