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事件是历史的主体,这一点,当是殆无疑义的。如果抽掉了历史进程中那些重大事件,那么,整部历史真的会是“一部廿四史,从何说起了”。以秦汉历史为例,我们无法设想,如果去掉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焚书坑儒、楚汉相争、汉武帝反击匈奴、盐铁会议、王莽改制、光武中兴、白虎观大会、党锢之祸、黄巾暴动等事件,我们现在所津津乐道的秦汉历史,还能留下多少具体的印象,而必定是枝蔓散杂的细节,水过无痕,浑浊混沌,激发不起一般人凭吊往昔、感慨古今、启迪当下的兴趣,这样的话,历史固然存在,但只能是一个模糊的轮廓,历史学研究固然存在,但只能是极少数历史学者“躲进小楼成一统”的自命清高,无人关心的“一个人的精彩”!
正因为,历史事件是历史嬗递的最显著呈示方式,那么,显而易见,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解读、总结,理所当然也成了历史学研究中的重点。考察其背景、揭示其原因、观察其萌芽、梳理其过程、释读其高潮、了解其余波、总结其影响、分析其意义乃是众多历史工作者呕心沥血且又乐此不疲的使命。这是他们存在的意义所在,也是历史学充满诱惑、使人难以拒绝的价值所在。
然而,历史事件的解读与总结,又是非常困难的。这中间固然有受史料不完整、记载多矛盾的客观条件限制的因素,即所谓“文献不足征”的局限,但是,更重要的是,应该是研究者主体基于自己的阅历、史识、立场、好恶、爱憎,而对客观的历史事件投射主观上的倾向性认知。俗云“有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孟子亦有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可见,对历史事件的解读、认知与总结,往往带有强烈的研究者本身的主观色彩,其搜集史料、选择史料、凝聚观点、形成判断,通常都掺杂着自己的倾向性,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难以避免做出选择性的遗忘或选择性的强调。
尤其让后人困惑的是,即使是那些原始史料,其历史的真实性也往往是可以存疑的。这就是这些史料的记录者、提供者,在当时同样也受其主观认知的判断与驱使,从而在记叙历史事件本身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淡化、消解、抹煞某些要素,而强化、渲染、夸大另一些要素。如此,就使得后世的研究者所接受的历史信息,本身就是不全面、不系统、不客观、不准确的,要在这样残缺的信息基础之上,对历史事件进行公允的解读,那的确是一种大为不易的挑战,其捉襟见肘、左支右绌、勉为其难是非常自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就是历史事件研究中的局限与困境。但是,任何事情都是利与弊的统一体,利中有弊,弊中有利,历史事件解读与认知上缺乏纯客观性的困难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也使得它拥有了更宽阔、更充裕的解读与总结的空间,给后人提供了多角度、多方位的认知契机。对同样一个历史事件,人们的理解,可以大相径庭;人们的看法,可以仁智互见;人们的分析,可以众说纷纭,从而造就一番新义迭出、异彩纷呈的生动局面。多样性、复杂性、综合性本来就是历史学研究的显殊特征,而历史研究者的主观色彩,其实在一定意义上,激发了历史研究的活力,也增添了历史研究的魅力。即给现代受众接受和认知丰富多彩、错综复杂的历史,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历史学研究自身,也在这种普遍关注和参与之中,被注入强大的活力,体现出存在的价值,得以生生不息,永葆青春!毕竟片面的深刻,远远胜于全面的平庸;大众的兴趣,保证了历史学研究的热度。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也热衷于对历史事件做富有个性化的解读与认知,并将自己的一些个人见解形诸文字,集腋成裘,聚沙为塔,于是,便有了这本小书的撰就。我知道,自己的学植,固然浅薄,而读史的识见,更属平庸,相关历史事件内容上的解读,往往流于泛泛;而相关历史事件意义上的体认,更常常陷入浅薄,可谓卑之无甚高论。但是,敝帚自珍,“愚者千虑”,或许不无一得,所以,还是不昧谫陋,将它呈示于读者诸君面前,抛砖引玉,以匡不逮。幸赖有识之士、大方之家,惠以教我,是所期冀。
是为序。
◆链 接
《大写的历史:被遗忘的历史事件》,黄朴民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本书分为“涂脂抹粉后的历史”“政治理想与政治现实的交锋”“为人臣的智慧”“逐鹿中原、争霸天下”“兵者、诡道也”五部分。同一本《史记》,《赵世家》与《晋世家》所载自相矛盾,程婴与公孙杵臼舍生取义,救下赵氏孤儿,是确有其事还是文学的演绎?魏孝文帝迁东都,着汉服,操汉语,全盘汉化,然改革不过数十年,六镇起义,北魏分崩离析,问题出自何处?当历史变成了文学,真相敷衍为杜撰,感性取代了理性,我们需要怎样的视角阅读历史?本书力图厘清历史记载的隐讳歪曲,找寻被刻意忽视的另一面。
上一篇:延安时期党领导哲学社会科学的经验
下一篇:释放转型升级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