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央明确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当前,打好脱贫攻坚战,必须正确研究和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既要打赢脱贫攻坚战,也要谋划扶贫持久战。目前,中国尚有5575万农村人口处于绝对贫困状态,这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和最突出的短板。反贫困是一项永远在路上的长期任务。我们在扶贫开发战略上,既要解决当前最突出、最紧迫的“补短板”问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又要立足当下、着眼长远,谋划扶贫持久战。在政策安排、制度设计上做出长远安排,要更加突出农田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技能培训、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建设,更多地从改善发展条件和提升人力资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既要注重精准滴灌,也不能忽视适度漫灌。经过几十年的扶贫开发,容易脱贫的地区和人口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当前的脱贫攻坚战需要啃的都是“硬骨头”,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必须有效戒除以往扶贫开发工作中不同程度存在的“大水漫灌”方式,在精准上狠下功夫、注重“精准滴灌”。在实施扶贫开发政策措施时,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做好“精准滴灌”、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的同时,在特殊地区、面对特殊群体,也绝不应当一味排斥开展区域开发、搞“适度漫灌”。要通过制定优惠性区域政策和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重点解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等区域性问题,从而实现全面稳定脱贫。
既要让党政机关领唱,也要引导贫困群众加入脱贫攻坚大合唱。脱贫攻坚,是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事业,党政机关必须在其中发挥“领唱”作用。脱贫攻坚战,说到底是党带领人民为战胜贫困、摆脱贫困而开展的一场人民战争。贫困群众是扶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贫困在何处、症结在哪里、因何而贫、怎么脱贫,贫困群众最清楚。因此,必须重视并充分发挥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地位,要让贫困群众真正参与进来、靠自己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各类扶贫项目和扶贫活动都要紧紧围绕贫困群众需求来进行,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了解对哪些帮扶是困难群众亟需,哪些事情困难群众依靠自己的力量就可以完成。尊重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支持贫困群众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方式方法,增强其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创造环境和条件让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扶贫开发规划制定、扶贫项目建设、管理和监督等方面,要让贫困群众充分参与,充分调动他们自己家园自己建、自己家业自己创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处理好政府主导和群众主体的关系,把贫困群众参与作为我们脱贫攻坚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
既要让各类主体演好各自角色,也要注重总体舞台效果。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就要求在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大框架下,明确各类主体在脱贫攻坚战中的角色定位,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工作积极性,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演足演好自己的“戏份”。脱贫攻坚战的发令枪已经打响。如何能确保大家都朝一个方向冲锋、往一个目标努力,这是脱贫攻坚工作必须着重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在多方主体各演各的角色的基础上,还需要更加注重总体舞台效果,使各类主体相互补台、协同发力,共同朝着演好脱贫攻坚这出“大戏”的方向努力。这其中,统一思想是前提,协同行动是核心。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发挥沟通上下、协调左右的领导核心作用,努力使各方主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这其中,要特别注意处理好政府主导和社会帮扶的关系,引导和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更多地参与扶贫开发事业,进一步引导国有企业承担更多扶贫开发任务,进一步鼓励、支持、帮助各类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采取形式参与扶贫,凝聚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上一篇:提升教学基地党性教育效果
下一篇:让阅读充盈生命余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