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文明的灯塔,教师是乡村文明的星火,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有效途径;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核心在教育,基础在交通,长远在产业;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石,兴教育、拔穷根,办好贫困地区乡村学校,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根本在投入。目前,贫困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乡村学校发展的隐忧不容小觑,必须以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作为事关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的大事精准施策。
中国的根基在农村,扶贫的重点在农村,农村的希望在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但由于中国疆域广阔,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区差异巨大,尤其是中西部山区县域经济总量小,财政基础薄弱,地方财力脆弱,乡村学校点多面广,投入长期不足,历史欠账多,基础教育艰难,乡村学校建设滞后,隐忧不容小觑。从对部分地区的实地调研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师大量流失,师资队伍极不稳定;工资福利待遇低,青年教师心不安;留守儿童比例大,教师非教学任务重;师资青黄不接,结构严重失衡;基础条件简陋,仪器设备不足;通讯网络不畅,信息化尚未起步;交通不便,师生出行困难。
古人云:“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农村基础教育、乡村学校建设是近年中央着力的重点。2015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并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薄弱环节和短板在乡村,在中西部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相继修订《义务教育法》《教育法》。2016年5月,《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当前,从根本上全面解决贫困地区乡村学校建设存在的问题任务艰巨,各地“要注意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选择发展路径”,要改变单一治理思维,注重政策统筹、方案统筹、力量统筹、进度统筹,在中央和省级政府的精准制度安排与财政支持下,汇聚社会大爱,鼓励民间力量助教助学,引导公益组织参与乡村教育、乡村文化建设。
优化顶层设计,统领贫困地区乡村学校建设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核心是有效推进资源下沉,强基固本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这就要求中央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投入,将农村基础教育纳入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战略统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以及高山高寒地区乡村教育发展;要汇聚政策合力,以足够的强度和精准度,优化差别化扶持举措,完善相关政策,聚焦综合施策,持续精准发力,让政策受益面真正受益;要加大偏远山区基础教育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将山区乡村学校建设纳入脱贫攻坚整体规划,启动偏远乡村学校建设工程,设立偏远乡村学校发展基金,深度推进“全面改薄”,加速山区乡村学校信息化建设进程。
建立乡村师资队伍稳定机制,保障教师潜心育人。安贫乐道值得敬仰,但清贫不应该是教师的标签,特别是乡村教师。为此,必须大力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的落地见效,尽力改善乡村教师待遇、工作生活环境,切实保障教者从优、优者从教:建立城乡教师定期轮岗制度,引导教师有序流动;建立住房保障机制,实现偏远乡村教师在县城(或集镇)人人有住房,只要达到规定服务年限政府赠与,缓解乡村教师后顾之忧,也可增加青年教师交流交往机会,解决他们因长期工作生活在乡村找对象、子女抚育、照料老人难题;完善工资增长机制,夯实“省级统筹、省县共担”财政保障,逐步补齐城乡教师福利待遇差距,确保乡村教师实际收入高于城镇教师、高于公务员队伍;健全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实施高年资教师疗休养计划,让乡村教师有尊严地工作生活在农村大地。
建立乡村教师质量保障机制,改善结构提高素质。师资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根本。办好乡村学校,关键在教师,而优秀教师必须依靠长期发现、培育、积淀,乡村教师补充要切忌短期、临时性项目,否则后患无穷。因此,要科学评估近年来免费师范生、资教生、三资一扶、特岗计划、国培计划,以及正在推行的新机制教师计划等项目绩效,适时改革乡村教师培养模式,推进校地协同,地方政府根据实际需求,从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择优选拔培养对象,定点、定岗、高标准、本土化、订单免费培养;要注重在岗培养,加强定期化在职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适应教育互联网+新态势,大力提高乡村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要创新体制机制,尝试政府购买工勤服务,减轻专任教师非教学负担;要完善配套政策,因地制宜尽快出台适应乡村学校特点和需要的教师编制与师生比标准。
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承中华家庭教育优良传统。教育是系统的,基础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家庭是根,没有家庭教育的基础,没有爱的滋养和呵护,其他教育将会是空中楼阁。古人智慧:“蒙以养正”“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至要莫如教子”“养不教,父之过”。启迪人们儿时的启蒙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要大力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观,自觉传承家庭教育优良传统,着力引导青年家长以子女教育为重,亲近孩子生活,陪伴孩子成长,减少留守儿童数量,防范“生而不养,养而不教”,从根本上化解留守儿童社会难题。通过大力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以及引导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从源头上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现阶段尤其要特别落实保障随迁子女就学和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
真实传播贫困样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共同治理。30多年的农村改革,以及近年来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的强力推进,偏远山区村寨与全国广大农村一道变迁,除重病、残疾、孤寡等特困家庭,贫困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吃穿温饱问题,但有的村庄文化贫困、教育贫困、信息贫困日益凸显:乡村学校消失,家庭教育断裂,留守儿童激增,传统村庄衰落,乡村文明式微。学校是乡村文化的高地,农村贫困的治本之策在教育——办好乡村学校,提高农民素质,复兴乡村文明。而在公共财政资源短缺、有效供给不足时,必须真诚善待民意和社会财富,主动对接媒体引导公益力量助学资教,形成全社会关注乡村、关注基层的强大正能量,进一步凝聚社会稳定最基础的向心力,激发村庄发展内生潜力,增强贫困家庭致富动力,培育新时代的新型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