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教育培训网巴彦淖尔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教育培训网

思想源

您的位置 |首页>>思想源

教育与受教育的问题

来源:巴彦淖尔市 点击数:1 【打印】 【返回】

1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国家未来人才的重大使命。教师的任务是通过触及学生灵魂的教育,唤醒学生的良知良能。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教育界,存在着一些“有文凭没文化,受教育没教养”的现象。为什么社会经济在发展,人的受教育程度在提升,而受教育者的道德水平却不容乐观呢?这是当下许多人应该反思的问题。
唤醒受教育者的良知良能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唤醒受教育者的良知良能,被称为“万世师表”的孔子早就对这一命题作了阐述。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孔子并不认为自己什么都懂,相反,他认为自己在很多方面是无知的。他自己说:“我很有知识吗?我没有太多知识。有一个庄稼人问我问题,我一点儿也答不上来。我的办法是从他所提的问题正反两方面来追问,一步步问到底,得到答案后尽量告诉他。”孔子是通过一步步追问以后,明白了别人问的问题,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再告诉他。这就启示我们,教育不是老师把一个现成的答案塞给学生,而是启发学生自己找出答案。不是老师有一个宝藏,强行塞给学生,而是发掘出学生自己内在的宝藏。
  不仅中国的古圣先贤有这样的观点,西方国家的智者也很早就有了这种观点。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甚至认为,学习就是回忆,老师的任务就是启发出本来就藏于学生内心的知识。《曼诺篇》中记载:苏格拉底做了一个实验,通过适当的提问,便使从未学过数学的童奴知道如何计算正方形面积,知道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比等于他们边长平方之比。这里,柏拉图认为我们的知识不是后天被人给予的,而是深藏于我们每个人的灵魂深处,但处于潜在的迷蒙状态。老师教给学生很多知识,最终还是要学生自己理解领悟,并能灵活运用。老师告诉学生很多做人的道理,最终也得靠学生自己在生活实践中去体会、去提升。其实,教育的目的就是唤醒潜藏于我们内在的知识教育,就是要唤醒受教育者内在的良知良能,是唤醒孩子内心对知识的热爱,唤醒孩子内心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和理解。
唤醒受教育者的道德自律意识
教育的首要任务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促使学生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国家未来人才的重大使命。老师的职业不是给学生注入灵魂,因为每个学生本身就有灵魂,有个性。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唤醒来触及学生灵魂的教育。
  人是一个追求自身完善的个体,每个人都可以去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所谓:“仁者人也”,“仁”首先要求每个人成其为人,成为一个健全有为的人。在这里正如康德所倡导的那样,人不是手段,人本身就是目的。而且,实现人自身的完善主要不是靠外在的规范,而是靠内在的自觉性,强调的是内在的超越。现在我们的教育不那么重视学生人格培养,思想品德作为副科,老师和家长都不太重视。然而,孝顺、友爱、诚信等基本品质,在年龄小的时候更容易培育。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加强学生成才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
  教育的目的既然是唤醒,那就一定要注意采用个性化的唤醒方式。学校不是工厂,不是用来生产成批量、标准化的商品。学校是花园,要根据各种花草的特性,进行施肥浇水。所以,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很重要。老师看到每个学生的潜质,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发展各方面才能。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从而成就学生的健全人格。
唤醒受教育者的问题意识
  怎么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呢?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是关键。在学生有了问题之后,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研究,切忌代替学生去思考、去研究。老师给学生讲出一个道理后,要引导学生推导出类似的三个道理,这就是“举一反三”的教育方法。
  在现实的教育中,对受教育者的激励要更多地使用“问题激励”,用一个又一个问题去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问题是学习的第一动力,一定要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一个没有问题,不会自我思考的学生是不会有自己的创见的。现在的家长习惯于使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激励措施,考试考得好就给物质和精神奖励,考得不好就骂孩子甚至打孩子。很多孩子对网络游戏很痴迷,网络游戏不能给他带来现实的“胡萝卜”,也没有“大棒”的威胁,但孩子就是沉迷其中,这是因为游戏中有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等着他解决。这里,就是问题在诱导孩子,是攻克难关、解决问题的乐趣在诱导着他。老师和家长需要做的是如何把学习的过程变成一个又一个富有挑战性但又可以攻克的问题,引导孩子进入找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真正学习状态。
  教育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用心去做,用爱去做。教育是全民关注的问题,我们需要对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目的进行深入思考。真正去唤醒受教育的良知良能,培养出人格健全且有研究能力的人才。

上一篇:绿 水 青 山 就 是 金 山 银 山

下一篇:科技创新思想的八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