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善于运用媒体,首先要用好党报党刊。最近我作为“江西省文化名家”获奖代表发言时说:“自己在理论创新方面有所成就,得益于把握时代脉搏,依靠党报发声”。主政市委党校十年,我坚持依靠党报治学,在学习时报、北京日报、天津日报、江西日报等几十家党报发表一百多篇理论文章,现兼任江西省党校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我的人生因党报更精彩。
党报被誉为“天天的马克思主义”,是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载体,作为党校人应该树立“党报意识”。又因为党报具有权威性、时政性、引领性,而且与新媒体融合,我对它“情有独钟”,阅读党报成为我每天的“必修课”,尤其是把人民日报、学习时报的文章作为“范文”和“标杆”,认真研读和借鉴,从中得到不少启迪。
突出问题导向,研究倾向性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理论工作者要用敏锐的眼光发现倾向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提出对策。结合基层调研和学员座谈,我对新常态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写成《不可滥套新常态》,提出“新常态”不能成为空洞无物的标签、有口无心的口头禅、为官不为的挡箭牌,更不能成为实用主义的庸俗论,被人民网、光明网作为导读文章,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关注大众话题,回应社会热点。党报注意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大众话题有效对接,回应热点,阐释难点、化解疑点,引导干部群众从感性走向理性,全面、辩证、发展地看问题,不被浮云遮望眼。尤其是学习时报彰显看齐意识、亮剑精神,结合习近平同志的最新讲话精神,及时刊发党员干部关注的热点问题,树立导向,引发思考,对我的启发很大。借鉴这些文章,我努力探寻干部作风建设的热点问题,2013年3月形成《净化官场政治生态》,很快在学习时报“思想理论”版发表,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当日发通稿转载,人民日报客户端图文并茂编发,人民日报转载。此后我“不用扬鞭自奋蹄”,仅2015年上半年就就写了《铲除山头主义》《符合三严三实的老实人》《落实三严三实要治理为官不为》三篇文章,均在学习时报“思想理论”版发表。由此我体会到,党校教师尤其要重视运用党报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积极回应社会思潮,向杂音噪音亮剑,努力释疑解惑,在重要节点发声,不做温良恭俭让的“绅士”,体现应有的境界、智慧和担当。
改进表达方式,探索政治美文。面对各种思想碰撞、不同文化激荡,我们既要唱响主旋律,又要让主流声音更悦耳,近年人民日报新辟的评论版文章令人耳目一新,学习时报的“大有笔潭”别具一格,无论是评说热点、解读现象,还是诠释理念、提炼精神,都不打“官腔”,不说套话,原来理论文章可以这样美。这启示我们理论创新要改变“单色调”,拒绝“八股腔”,如果我们写成自己都爱不起来的“八股文”,又怎能打动别人?由此我探索“政治美文”新样式,融思想、政策、文采于一体,使正能量得以软表达,让主旋律富有艺术美,把论文当作散文写,出文采;把散文当作论文做,出思想。近年我写了《领导干部要善于“说话”》《让理想不再成为往事》《让文化在以文化人中彰显价值》《领导干部不可“秀“党课》《敢担当视野中的“我是谁”》等20多篇“政治美文”,陆续在天津日报发表,成为该报的一道政治风景。如今一些党报向我约稿,大概也是期待理论文章清新活泼甚至诗意表达。
融入党报新业态,扩大文章影响力。当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学好用好党报需要“互联网思维”。各级党报都联结互联网,与党报“亲密接触”就是拥抱互联网,理论文章因此扩大影响,芳香四溢,对此我深有感悟。我在学习时报发表《净化官场政治生态》,经人民网记者署名推荐,被网络和报刊广泛转载,引起媒体新一轮传播。这也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扩大受众面,提高影响力,不能成为科研圈子间的对话、作者自己的独白。
学好用好党报,做一个思想者,可以为人生添彩,由此我觉得自己比别人更“富有”,因为思想丛林有自己栽下的一片绿,文化园地里有属于自己的芬芳。
(作者系江西上饶市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
上一篇:不负时代期许 积极述学立论
下一篇:抑制房价只需 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