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我反复研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很受启发,很受教育。
学思践悟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
学习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历史使命自觉。习近平在回忆文章《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写道:“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茫、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名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梁家河的七年磨练,他在常人难以想象的困境中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转变,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
学习在逆境中对理想的坚持。逆境最能检验人的意志和追求。因为所谓的“家庭问题”,入党入团对青年习近平来说都是希望渺茫,但他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志愿书。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艰苦磨砺中升华了精神,建立了对党、对党的事业、对为人民服务的坚定和执着。
学习身处纷扰时对信念的执着。面对身边的知青当兵的、招工的、推荐上大学的一个个离开,就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他也不急不躁。理想信念就是行动的定海神针。当他下决心留下来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立志改变梁家河的旧面貌,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
学思践悟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锻造刚毅坚定的意志品格
学习不畏困苦的精神。这七年,无疑是一段极为艰苦的岁月。在艰难困苦面前,青年习近平选择了志存高远、自强不息,自觉接受意志品质的刻苦磨砺,完成了成长中的蜕变,完成了人生的一次升华,印证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把根扎在了人民中间,树立了为人民办好事的人生理想。
学习乐于吃苦的精神。1969年1月,年仅15岁的习近平从北京来到陕北黄土高原上的梁家河插队,这是全国1600多万插队知青中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几年中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成了村里的壮劳力和种地的好把式。从种地到拉煤,从打坝到挑粪,什么苦活累活脏活都干过,而且一干就是七年。不管多累多苦,他都能一直拼命干,付出全部的热情和精力,从来不“撒尖儿”。梁家河的插队生活,不仅让他练就了强健的体魄,还学会了“擀面条、蒸团子、腌酸菜,样样都行”的生活技能。村里的乡亲都感叹,“咱一般的老百姓都吃不了这苦!”
学习困中求变的精神。习近平注重并善于做群众工作,到赵家河村搞社教,劝说倔脾气的前队长重新出山,使队上的面貌立竿见影发生了变化。他把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和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带领群众办铁业社、代销点、缝纫社、磨坊,既满足了群众需求、方便了群众,又让社员发挥了各自长处、解放了劳力,给村里的发展带来了好处、注入了动力。
学思践悟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学习热爱人民的真挚情怀。青年习近平与农民建立了血肉联系,把自己称作“黄土地的儿子”,他在陕北插队七年,“我现在就是个普通农民”“我们老陕”等成了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真正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了这片黄土地,融入了中国最基层的农民群众中间,融入了与他们一起的艰苦奋斗。乡亲们说,“再糙的饭,近平也吃得香,再穷的人,近平也看得起”。即便离开了梁家河,他还时时关心那里的群众,与那里的群众保持了长期的联系。
学习知群众、懂群众的真挚情怀。在梁家河的七年,青年习近平了解到“肥正月、瘦二月,半死不活三、四月”的真实情况,懂得了家家都是“糠菜半年粮”,“老婆、孩子都出去讨饭,把粮食都给壮劳力吃,让他们忙春耕”的真实情况,懂得了老百姓缺什么,需要什么,期待什么。同行的知青说,青年习近平“通过劳动,理解了贫苦劳动人民的生活窘迫状况”,他“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根子就在他对基层群众和基层实际情况的了解上”。
学习敢于为群众担当的真挚情怀。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下,搞副业很容易被扣帽子,很冒风险、很需要勇气。但是习近平心里只装着老百姓,而不是考虑个人得失。在梁家河的七年,“群众需要什么,近平就干什么”,他把郑板桥的一首诗改动了几个字,表达他对上山下乡的体会,诗中说: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学思践悟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厚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学习实事求是的精神。青年习近平不搞形式主义,不搞那个时代时兴的运动,而是立志办大事,要给群众做实实在在的事情。一起到延川县插队的知青说,“插队生活既是对实际情况的了解,也是对中国国情的了解”“他正是了解实际,了解群众最需要什么,才能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给村里分救济粮时,为做到公平公正、真正帮助困难户,习近平带着大家到各家各户去实地察看,让大家心服口服。这既体现了公道,也体现了智慧。正是一心为老百姓办实事,不计个人得失,公道办事,青年习近平赢得了梁家河群众的信任和认同。
学习务实重干的精神。青年习近平凡事都往实里做,带领大家克服困难办沼气、打水井、打坝淤地、植树造林,各项工作有很大成效,梁家河的村民说,“近平一心一意为群众办事”。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表明,面对艰难困苦和繁重任务,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必须深入群众、学习知识、肯于钻研、掌握规律、注意方法,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这是战胜困难、创造业绩的关键和保障。
学习植根群众的精神。七年间,习近平坚持深入群众、问需于民、问政于民,坚定了造福群众的执政理念。青年习近平关心群众、了解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所作所为,在那个时代也许并不惊天动地,但都实实在在,造福了一方百姓,具有重要意义。
学思践悟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学习勤奋好学的精神。习近平初到梁家河的时候,只带了两个“死沉死沉”的书箱;知青窑洞炕沿上、铺盖上、枕头边上全都是书;他“白天劳动、晚上看书”,煤油烟经常熏得他脸上、鼻子上都是黑的。同行的知青讲,“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和思考”,梁家河的村民说,“近平读书有‘书瘾’”“有个针缝时间都要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
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他读书注重分析对比”,一方面,习近平会就一个观点、一个史实找出很多相关的参考书籍来阅读比较,从不同的侧面去了解和分析这个问题。另一方面,他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也会跟别人进行讨论。他还特别重视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他曾说:“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个大有学问的地方。人生处处留意,皆有学问。”
学习辩证思维。青年时期养成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通过学习养成的思维能力,可以伴随一个人的一生,发挥长长久久的作用。青年习近平特别注重阅读研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他“看问题习惯从多方面考虑,运用辩证思维方式,针对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反复推敲,相互印证”,他在窑洞里学辩证法的时候,就谈起过“不要把辩证法简单化”。古今中外的大量事实证明,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作者系河南省委副秘书长、省直机关工委书记)
上一篇: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真本领
下一篇:伟大时代的伟大宣言